12月28日,深圳首條全自動運行地鐵線路-地鐵20號線正式通車,首班對外載客列車預計當天16:28發出。隨着20號線首班列車的起航,標誌着深圳市大空港新城片區邁入「地鐵時代」。 圖片來源:香港文匯報 深圳地鐵20號線工程起於機場北站,止於會展城站,全線採用地下敷設方式,全長8.43km,共設5座車站,其中3座是換乘站,可與地鐵11號線、穗莞深城際鐵路、在建地鐵12號線,以及規劃的地鐵30號線實現換乘,最高運行時速可達120公里/小時。新線開通後,深圳市地鐵運營線路將達12條,總運營里程達419公里(含港鐵深圳4號線,不含有軌電車),總計288個車站。 智能服務和全新設計提升乘客出行體驗 該線路是深圳首條全自動運行地鐵線路,可以自動喚醒、自動發車、精準停車,車輛配備了健康管理、隧道檢測、弓網檢測、走行檢測、主動防撞等多項綜合檢測系統,可以當自己的「醫生」進行自動檢測。此外,列車還具備障礙物檢測、車輛輔助防撞、脫軌檢測等安全保障功能,並在全國範圍內首創應用基於車車通信技術的全新列控系統,信號傳輸無需中轉檯,車與車可以直接「對話」,不僅可以提高信息傳輸的實時性,更能有效縮短行駛車距,減少發車間隔。 深圳地鐵負責人介紹,設備可將列車運行中的各項數據實時發送給控制中心,並通過大數據進行故障分析、列車健康診斷、推送故障處置措施。正常情況下無需司機進行操作,只需工作人員確保設備狀態即可,與普通列車相比功能更齊備,系統更智能,操作更便捷。 記者在現場看到,20號線車站的站廳付費區均設置一台「智能票務機械人」,可通過人臉識別和語音交互功能為乘客提供票卡查詢、站內導航、換乘指引等自動應答功能。同時,在車站客服中心、出站閘機也分別設置了智能票務終端、自助票務處理機,可向乘客提供自助處理票卡異常、票卡充值及信息查詢等多功能一體化服務。 為了進一步提升市民的出行效率,20號線車站也上線了新型自動檢票機和邊門檢票機,增加了人臉識別進站功能,乘客只需前往自助票務處理機註冊授權即可「刷臉過閘」,其中新型邊門檢票還新增了「掌靜脈讀取功能」,進一步提升乘客出行便利性。 據悉, 20號線工作日、周末將執行機場北-會展城單一交路運行模式。初期運營期間,早、晚高峰期行車間隔為7分鐘,平峰期行車間隔為9分鐘,全程運行時間約為13分鐘。 目前,深圳市城市軌道交通在建線路達559公里,其中地鐵在建線路為227公里,城際鐵路在建線路為332公里,計劃在2022年年底前實現地鐵12號線、14號線等多條線路的開通運營。 (來源:香港文匯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