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字路口】劉瀾昌(香港資深傳媒人)

近期,北京吹來了扶持香港發展創科的東風。經國家主席習近平批准,香港科研機構可直接申請國家資助基金,讓香港能打造成國際創科中心。另一方面,香港政府在新年度的財政預算案撥款500億元發展創科產業,重點落在科技園公司及其管理的河套創科園,並為大學額外預留不少於100億港元研究基金;港府還宣佈推行「科技人才入境先導計劃」,大幅簡化申請科技人才來港手續,計劃首年度最多將輸入1000人。這些支持科研發展的基礎資金及推動科研要素流動的舉措,必然有利香港“新的創科中心”蓄勢待發。筆者聯想到的是,香港還大有作為的是,乘中央的東風,打造另一個中心----一帶一路國際教育中心。

根據國家公佈的資料,十多年來,香港上報推薦專案獲得30餘項國家科學技術獎,其中包括1項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和1項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2016年度,有香港學者參與的國家重點研發計畫立項數達到61項。 近年來,在國家科技部的扶持下,香港基礎科研平臺建設不斷加強。2014年底,中央財政科技計畫管理改革啟動,港澳臺科技合作專項納入國家重點研發計畫統籌整合。據統計,香港6所高校建設了16家國家重點實驗室夥伴實驗室,香港科技園設立了3家國家產業化基地,香港3所高校、香港應用技術研究院設立了6家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香港分中心。2015年,瑞典卡洛琳斯卡醫學院宣佈在香港設立首個海外科研基地,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宣佈在香港成立全球首個海外創新中心。

“下一步要推動香港建設成為國家級科技創新中心,充分發揮香港在資訊流通、科研基礎、市場觸覺、服務業、智慧財產權等優勢,積極擴大香港創科人才庫建設,推動香港與世界最頂尖的科研機構加強合作,鼓勵吸引國際頂尖科研機構。”科技部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將繼續推動國家重點實驗室香港夥伴實驗室、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香港分中心等創新基地建設,進一步完善香港科學家申報國家科技獎勵、承擔國家科技計畫專案的參與機制,建立兩地聯合資助研發專案長效合作機制。

最近港府舉辦內地與香港創科合作研討會

其實,香港協力國家的科研基地,都是開設在香港的大學裡面,香港鮮有高校外的私人機構投資科研尤其是基礎研究。由此,不能不聯想到,香港發展國際教育中心的設想。事實上,在曾蔭權年代,就對外高度開放香港高校教育,尤其是吸引內地的更大莘莘學子來港讀碩士學位,以及少量的本科及博士學位。十多年來,已經為內地培養了成千上萬的畢業生;同時,他們相當一部分留在香港發展,為香港提供新生的高級勞動人才。而到了梁振英時代,曾提出設置“十億港元一帶一路助學基金”,吸引沿線國家青年來港深造。這本來絕對是一個穩賺不賠的方案,但循例遭到那些為反對而反對的人士的攻擊。

無疑,香港的創科中心,首要的是融入國家的科研發展體系,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而值得指出的是,香港本身的獨特優勢,非常有利香港成為一帶一路的國際教育中心,這個目標更為遠大。而實際操作,可能比搞創科更易見成效,而影響更為深遠。

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已經變為現實,變為一項項具體開展的經貿發展項目。資料顯示,僅中國在一帶一路沿線六十多個國家承擔的橋樑、發電站、水壩、高速公路、高鐵及其他基礎設施項目,數以千計,遍地開花,成績斐然。筆者隨華信組織的中亞訪問團,到訪哈薩克和塔吉克,親眼目睹這一歷史進程。尤其引發思考的是,當地的青年踴躍到中國北京、新疆等地求學,如果香港積極去吸引學子,一定是大受歡迎的。

筆者相信,香港發展高校國際教育,具有一些內地不可替代的優勢,第一,香港港大、中大、科大和城大等在國際高校排名靠前。第二,香港高校都可以用英文教學。第三,香港享有學術自由、資訊自由,宗教自由、資金自由進出,為學子提供很多方便。第四,香港法治基礎好,實行普通法,可提供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經貿所需的法律知識。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我們小小的香港,雖然土地房屋緊缺,但是全港有180多間校舍空置了二年以上。也就是說,香港發展一帶一路國際教育中心,其實軟件優越,硬體也不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