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路觀察】陳文鴻 (珠海學院一帶一路研究所所長)

南北韓高峰會議簽定了板門店宣言。表明兩韓會儘快結束戰爭狀態,尋求合作與統一。或許金正恩與特朗普的會談未必順應和平與發展的勢頭,因而美國會對兩韓和解進程帶來妨礙。但依金正恩的策略,也因南韓的熱情回應,兩韓和解可能便脅迫著美國順從,或至少不妄加幹預。

最終結束韓戰的戰爭狀態必然帶來兩大後果。第一是美軍再沒有理由維持在韓的駐兵,美軍與基地都要撤。第二是美國控制南韓聯軍(包括南韓軍隊)的指揮控制權便要交回南韓。前者或許美國還會壓迫南韓簽署類似美日的安保條件來要求保持軍事基地和部分駐軍,兩韓民意未必容易接受。前者還可談判,後者便全無保留的理由。兩韓分裂的主要軍事政治因素便因此而開始消減。

兩韓和解、消除敵對,除了投資和貿易可恢復,並會突破聯合國制裁(在北韓宣佈無核化和隨後的措施後制裁便失去其合法意義),而有所大擴張。最關鍵的會是恢復兩韓鐵路,使南韓鐵路可連接北韓直達中國邊境,並由此可接上中國的國內和國際的鐵路系統。從而從根本上打破美國所意圖施加對北韓的孤立與圍堵。或許中國未必敢挑戰美國,即時擴大對北韓的貿易。當兩韓鐵路恢復通車,中國不可能堅持阻止來自兩韓的鐵路運輸穿越中國國境。

面對著兩韓和解的大變局,中國至少可提出歡迎兩韓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即使屬中長期目標,短期也可增加與兩韓鐵路的連接,把中國與中亞、俄羅斯、南高加索,以至東歐的運輸便利化協議措施,伸延至兩韓。於是,即使中國還在限制北韓貨物過境,南韓往中國內地,或往俄羅斯等地的貨物可沿兩韓鐵路入中國轉入中歐、中亞,乃至中越班列系統。近年南韓不少商品是海運至中國營口再轉中歐班列,兩韓鐵路通行的話,便可從南韓境內,甚至一路保稅過境北韓、中國東北、俄羅斯地。省卻了在營口海陸接駁的麻煩與成本,時間也大大縮短。近年南韓三星把生產基地從中國內地轉移越南,零部件的供應也大可經兩韓鐵路入中國內地的中越班列往越南,實施短時間、少批量、多班次的物流原則。另外,現時日本海運至營口,青島轉中歐班列的海陸聯運,也可改道南韓港口,經兩韓鐵路轉運。

對北韓而言,把北韓鐵路接上南韓,與及中國內地鐵路體系,可更有效益地發揮原有鐵路的作用,過境費是可觀的外匯收入。而進一步提升鐵路的技術水準,和運載能力,則更可從擴大貨運伸延至客運。在參加一帶一路建設的政策架下,北韓應可申請向中國貸款來改造鐵路系統,更可與中國合作建設從中國東北經丹東入北韓直達南韓的高鐵線路,使中國內地的高鐵可連接至南韓的高鐵,也同時把中國東北與南北韓連接為三四小時的經濟圈,推動圈內所有地區的經濟發展。單以中國東北至南韓的客運,用高鐵替代航空,應有足夠的市場需求和經濟效益。更重要的是經濟整合便是防範戰爭衝突的最佳制度保證。

中國的東北振興規劃好應加上與兩韓鐵路連接,乃至北韓因素在內,才可突破二三十年東北發展乏力和當前人口下降的困境。

一帶一路建設正好派上用途,而且是巨大的多範疇效益的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