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成員國領導人前日在特別峰會上,同意對俄羅斯實施石油禁運,即時禁止進口75%俄石油,並在年底前將進口俄石油數量削減90%,消息刺激油價重上120美元以上,創兩個月高位。事實上,自俄烏衝突以來,西方國家對俄的單邊能源制裁措施,已經對全球物價及民生帶來巨大影響,今次實施石油禁運,不但勢必令歐洲地區民眾能源負擔更重,亦將會進一步衝擊全球供應鏈,令全球各地民眾被迫埋單。 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宣布歐盟領袖就第六輪對俄制裁達成共識的消息,不過在匈牙利要求下,暫時只會禁止從海路或陸上運輸輸入俄羅斯石油,通過輸油管道輸入的石油則暫時獲豁免。米歇爾說,制裁是要對俄施以「最大壓力」,希望從而結束俄烏衝突。除了石油案,制裁方案還包括將俄國最大銀行俄羅斯儲蓄銀行,排除在環球銀行間金融通訊協會系統(SWIFT)之外,並禁止3家俄國家媒體的新聞信息產品,以任何形式在歐盟落地和傳播等。 《紐時》分析指出,由於歐洲和其他國家早前已經趁俄油售價較布蘭特原油每桶低30美元的機會,大量購入俄油,目前俄石油生產未受明顯衝擊。由於歐盟有27%進口原油來自俄,預計禁運生效後,俄每日產油量會減少約100萬桶或10%,加上國際石企撤出,將限制俄國引進西方技術,估計俄羅斯能源業在未來數年或受到較大打擊。
歐盟峰會會場外有烏克蘭民眾示威,要求歐盟禁止進口俄羅斯石油。圖片來源:美聯社 【日本】塑膠成本升 100日圓店無奈加價 油價急升,作為石油副產品的塑膠價格也持續升高,對於大量使用塑膠包裝的日本製造商和零售商而言,無疑是在日圓匯價疲弱之上百上加斤。由於短期內難以減少塑膠用量,很多企業都無奈加價,將成本轉嫁給消費者。 作為日本「特產」的100日圓商店,在油價高企下也變得愈來愈難維持。由於大多貨品都是塑膠製,有店舖負責人表示,單是5月來貨價已經升了3%至5%,公司目前只能犧牲利潤來維持售價不變,但如果情況持續,可能要將產品售價由100日圓(約6港元)提高至200日圓(約12港元)。 從包裝盒到產品標籤,甚至是附贈醬料的小型包裝,日本食品加工業和飲食業每日都要使用大量塑膠,塑膠價格急漲,令很多企業都叫苦。以納豆為例,當地超市出售的納豆一般以塑膠盒盛載,並附送豉油等醬料包,有生產商直言,短時間內很難找到塑膠替代品,而且一旦更換包裝,生產線也必須一同更新,會令成本進一步升高。 位於岡山縣倉敷市的塑膠飯盒及食物包裝生產商北原產業,今年以來原材料成本已經較去年增加60%,其中供應商更在5月和6月連續兩個月加價。負責人表示,由於成本上升,今年內公司已經加價兩次,每次都要加10%。 【英國】難補能源缺口 今冬或600萬戶限電 英國能源價格不斷上升,恐會危及冬季電力供應。英媒日前披露一份政府文件顯示,估計在最壞情況下,英國今年冬天將有多達600萬戶家庭面臨限電,且集中在早晚高峰用電時段,相關措施或持續超過一個月。 該文件指出,由於歐盟需求激增,英國依賴的挪威天然氣進口量料會減半,來自美國及卡塔爾等國的液化天然氣交貨量也有減半風險。考慮到荷蘭及比利時的能源需求,英國現時連接兩國的天然氣管道也可能關閉。若歐洲完全中斷俄產能源進口,英國也將受到波及,當局只能推出能源應急計劃,關閉燃氣發電站來保留家用天然氣供應,間接導致電力短缺,當局屆時或需在工作日早上7時至10時,以及下午4時至晚上9時限電。 英國此前已宣布在今年年底前停止進口俄產石油,但很難短時間彌補能源缺口,當局正嘗試延長燃煤發電站及核電站使用期限,以增加電力供應。還有不少居民擔憂即使政府不實施限電,隨着能源價格飆升,將來也可能難以負擔更高的電費、燃氣和暖氣費用。 【芬蘭】四成人憂能源漲價 兩成縮沖涼時間 芬蘭不少民眾都感受到能源漲價壓力。民調機構YouGov一項調查發現,芬蘭近40%民眾都擔憂能源價格飆升,其中45歲以上的中年群體最為關注。亦有23%的民眾坦言他們需調整生活方式,依靠減少開車出行、避免外出用膳甚至縮減沖涼時間,盡可能節約能源費用。 該調查覆蓋芬蘭1,089名成年人,發現近半數受訪者眼見柴油和天然氣價格上漲,都開始減少開車出行,還有25%受訪者會減少娛樂消費或外出用膳,希望省下更多錢為汽車入油。超過四分之三的受訪者都希望當局能夠降低稅率為民眾紓困,近74%受訪者也認為當局可提供交通補貼。亦有逾70%受訪者稱,他們會支持政府暫緩徵收燃油稅。 調查指出,芬蘭等北歐國家對能源漲價的擔憂程度,還不及德國、奧地利、法國、西班牙和意大利等更為依賴俄產能源的國家。調查發現超過80%的西班牙民眾都非常擔憂或較為擔憂能源價格飆升,意大利及德國的比例亦分別有76%及67%。 【波蘭】汽油柴油一季升三成 歐盟最傷 歐洲多國能源價格在俄烏衝突期間攀升,波蘭的汽油和柴油價格漲幅更位居歐盟首位。經濟新聞網站300Gospodarka統計歐盟數據發現,波蘭的汽油價格在過去3個月漲幅達35.57%,柴油價格漲幅也達32.01%,單是汽油價格漲幅,便較排第二、三位的捷克和立陶宛多出逾10個百分點。 統計指出,歐盟只有實施汽油限價的匈牙利未有錄得漲幅,漲幅最低的意大利及荷蘭,也分別錄得1.25%及8.27%。波蘭汽油均價為每公升1.59歐元,在歐盟僅較匈牙利、斯洛文尼亞及保加利亞更高。但考慮居民平均收入水平,波蘭民眾的能源負擔也相當重,民眾平均月薪只夠填滿12個60公升油箱,遠少過德國的21個。 波蘭能源專家馬奇亞克指出,全球石油價格上漲、石油加工產品漲價、波蘭本幣匯價嚴重下跌,都導致波蘭油價快速上升,「在俄烏衝突爆發後,我們一直在處理柴油價格攀升問題,可惜自4月中以來,汽油價格也受到波及。」 【德國】農夫馬車往返農場 每月慳2000元 面對油價攀升,德國不少民眾開始改變出行方式。33歲的農場主兼馴馬師克爾希納的選擇尤為特殊,她選擇將SUV停在家中,改為乘坐馬車往返住所和馬場。她計算若每天都堅持馬車返工,平均每月就可節省250歐元(約2,101港元)汽油費用。 克爾希納居住在德國西部,住所和農場距離約為6公里。她提及俄烏衝突爆發後,德國當地能源價格攀升,「我想着不能再這樣下去了,畢竟我估計收割乾草等種種開支都會更加昂貴,我們至少要節省一些錢。」克爾希納的馬車由兩匹馬拉動,原本驅車只需10至15分鐘的返工路程,如今改為馬車需要1個小時。她承認自己的節約方法並不適用,除通勤時間增加外,「馬車也不能留在停車場。」 德國公路運輸也備受油價上漲衝擊,貨車燃料成本不斷增加,影響物流業等相關行業運作。德國公路運輸及物流協會董事會發言人恩格爾哈特稱,當地中小型運輸公司壓力加劇,「他們無法承擔價格上漲並及時轉嫁成本,也因此面臨破產的威脅。」 【美國】機票油錢皆飆 民眾減少出遊 剛過去的周末是美國陣亡將士紀念日假期,是近兩年最繁忙的長周末,不過國際油價上漲就令旅客負擔大增,不但機票價格貴了,自駕外遊的油價開始也變得更高,隨着夏季旅遊旺季即將到來,估計機票油錢都還會進一步上漲。 美國汽車協會數據顯示,美國每加侖汽油的平均價格在剛過去的周日升至創紀錄的4.61美元,一方面是因為季節性需求帶動,另一方面則是國際油價上漲影響。本年至今,全美平均汽油價格已經升了40%以上,是歷史平均水平的兩倍多,當中僅是5月份就升了約10%。分析師表示,昂貴的汽油價格已經讓一些美國人改變或者減少出行計劃。數據顯示,過去四周消費者平均每天使用約880萬桶汽油,低於去年同期的910萬桶,幾乎回到十年前水平。 機票方面,數據也顯示,4月份美國國內機票價格暴漲18.6%,創歷來最大升幅。當中紐約至三藩市的票價升至662美元,幾乎是疫情前的2019年的兩倍。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表示,隨着油價不斷上升,航空公司將會加快票價提升速度,以將成本轉嫁顧客。 (來源:香港文匯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