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越秀區發布《東山新河浦全域旅遊文化體驗街區品質提升計劃》,提出以全域旅遊發展理念,將東山新河浦街區打造成為“藝術生活社區”、粵港澳大灣區“宜居宜業宜遊的優質生活圈”樣板區。涉及22個提升建設項目,重點從城市環境改造、產業佈局優化、旅遊要素配置、社區綜合管理、街區品牌營銷等方面提升。包括建設文物旅遊徑、旅遊文化交流服務中心、智慧旅遊標識導覽系統等。
區域內保存著400多棟歷史建築 上世紀20年代,東山曾為華僑、軍政、官宦人家的聚集之地,至今仍完整保存著400多棟歷史建築,構成廣州現存最大規模的中西結合低層院落式近代建築群。 越秀區商務旅遊局局長羅芸介紹,越秀區積極謀劃,主動作為,編制了《東山新河浦全域旅遊文化體驗街區品質提升計劃》。該計劃以街區內保存良好的400多棟民國洋樓建築為街區核心,以高雅文化藝術為街區細胞,以名人生活印跡為街區故事,以慢生活休閒為街區節奏,推動街區活化復興和城市發展,並且充分尊重區域的建築以及環境的歷史韻味和功能性,不騰挪、不大拆大建,避免過度商業化的項目開發。下一步還將積極申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世界遺產保護獎,擦亮“東山印象”品牌。 本次街區品質提升範圍,依據《新河浦歷史文化街區保護利用規劃》,主要範圍東起達道路,西至均益路,北接廟前直街、寺貝通津和廣州鐵路局用地,南臨東華東路、新河浦湧和東湖公園,面積62.86公頃,其中核心保護範圍面積47.54公頃,建設控制地帶面積15.32公頃。
精選22個歷史文化地標 越秀區計劃在東山建設文物旅遊徑。在東山片區核心1平方公里範圍內的309個國家級文保單位、名人故居以及五大僑園等歷史建築和不可移動文化遺產保護線索中,精選22個歷史文化地標,在人行步道上設置清晰的指引標誌的一條遊覽路徑串聯,主要體現東山區域特色,有故事可講,有建築現存,對遊客進行視覺引導,打造區域精品慢行旅遊線路。遊客只要沿著這條線前行,便可以輕鬆休閒、方便快捷地遊覽。 建立旅遊文化交流服務中心。這有別於一般的遊客問詢服務中心,它除了具備旅遊問詢的服務,還將是一個給街區居民和遊客開展文化活動,互動交流的公共空間。 智慧旅游標識導覽系統。結合旅遊的點、線、面,用智能化定位和媒體技術等方式,推出旅遊智慧導覽系統,指引遊客輕鬆休閒、方便快捷找到目的地。在街區內統一設置具有設計美感、指引完整清晰和智慧導向的旅游標識系統,為遊客提供全方位指引。 公廁全部升級改造為旅遊廁所。以“旅遊廁所”的標準,改造提升廁所的硬件設施,增加創意化的景觀設計和精緻化的內部裝飾,打造有文化氣息的旅遊廁所。 市政通道改造為“東山印象”文化長廊 同時,越秀區還將通過社區微改造工程,植入文化美學要素和VR、AR科技技術,美化街區的街頭小景、中心花園等市政設施,在各主要出入口設置街區的標誌物,提昇街區文化氛圍。通過改造近千米的東山口市政通道,將文化和藝術注入街區,利用城市公共空間微改造,呈現歷史、文化、旅遊於一體的街區形象。 並且還設計了“2小時慢行旅遊徑”、“半日精華歷史街區”、“東山印象”等系列精品旅遊線路,讓遊客慢行遊走街區,帶來“異地化的城市生活體驗”。優化街區的步行和交通環境,提供旅遊的休憩空間,提昇街區交通環境,激活街區交通微循環,使街區變身為旅遊與生活結合的舒適休閒街區。 (來源:大洋網) |
打造“藝術生活社區” 廣州網紅打卡地
責任編輯:
旅遊文化
- 林子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