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時觀勢】- 王曉泉(中國社會科學院「一帶一路」研究中心秘書長) 3月18日,普京毫無懸念地高票當選俄聯邦總統,開啟了第四任總統任期。普京自2000年首次當選總統之後,雖於2008年至2012年擔任總理,但始終是俄羅斯實際“當家人”。他一直將締造強大的俄羅斯作為追求目標,在長期執政過程中屢遭重大挑戰與挫折,卻百折不撓、愈戰愈勇,逐漸摸索出較為成熟的治國理政的理念和方法。普京將在未來至少6年的執政期內領導俄羅斯沿著既定方向前行,其內外政策走向具有一定的可預見性。 立足國情 堅持集權發展道路 普京曾是主張走西化道路的民主派精英,但俄羅斯在歷史上從未真正實行過西式民主制度,也沒有滋養西式民主制度的土壤。葉利欽全盤復制的西式民主制度水土不服,造成嚴重後果:中央政府幾乎被大寡頭控制;議會黨派相互傾軋,制約政府施政;聯邦主體各行其是,不向中央繳稅,甚至出臺有違憲法的地方法;車臣分裂勢力嚴重威脅國家安全。政治亂局造成經濟和社會動蕩,而西方民主國家卻在巧取豪奪,甚至試圖乘亂肢解俄羅斯,從而徹底鏟除威脅其世界秩序主導權的隱患。 俄羅斯人有崇尚權威、期盼“好沙皇”的傳統。在國家陷入深刻而全面的危機之時,民眾對西式民主極度失望,盼望著出現一位強有力的國家領導人恢復秩序,救民於苦海。普京順應民心,以鐵拳整肅寡頭,打擊分裂勢力和地方勢力,建立起強有力的中央垂直權力體系,終結了政治亂象。經歷了如此歷程,普京在政治生涯中便不會放棄中央集權,其實施任何改革舉措必然以確保中央控局能力為前提,“可控性”成為普京施政的最大特點。 普京在“國家主義”範疇下推行“可控市場經濟”,在發揮市場作用的同時,要求政府管控好市場,加強對國民經濟的宏觀調控能力,整頓和加強國家財稅體系,恢復對戰略性產業、資源和企業的控制。普京嚴厲打擊貪腐,健全監督機制,使政府更好地履職。經過治理,俄營商環境不斷改善,市場活力得到加強。可以預期,普京將繼續沿著“可控市場經濟”方向制定經濟政策。 普京要恢復強國地位和維系中央集權,須建立與之相匹配的“民族精神”,而註重集體主義、愛國主義的俄羅斯文化可堪此任。因此,普京將長期致力於宏揚民族文化傳統,用愛國主義旗幟凝聚人心和加強國家認同。普京重視東正教在塑造“民族精神”中的作用,試圖以東正教強化俄民族特性,為民眾承受壓力和迎接挑戰提供支撐。東正教會將在普京執政期間繼續發揮重要作用。 在普京治下,俄政治和社會總體穩定,國民經濟在2000年後實現多年快速增長,居民生活水準持續上升。2014年後,在國際油價下跌和西方制裁雙重打擊下,俄發展模式顯示出驚人的抗壓能力,俄政治、經濟和社會保持總體穩定,普京威望居高不下。當然,這種模式還存在不少問題,如官僚主義、腐敗等根子尚在、市場仍缺活力等。在外部壓力得到有效緩解和不威脅“可控性”的情況下,普京有可能加大改革力度,著力培養年輕技術官員,並逐步用其替換位居高位的老戰友。 縱橫捭闔 推行均衡外交政策 普京意識到,只有大力開拓東方,才能發揮自身地跨歐亞大陸的優勢,贏得與西方博弈的籌碼。為此,俄羅斯加大融入亞太的力度,推行遠東大開發戰略,加強中俄戰略協作,積極發展與東盟的關系,並試圖建立聯合歐亞經濟聯盟、上海合作組織和東盟國家的“大歐亞夥伴關系”。由於這種東西方相對均衡的對外戰略大大增加了外交迴旋餘地和經濟發展空間,即使未來西方取消對俄制裁,普京依舊將繼續重視加強與亞洲國家的合作。 對華友好 深化中俄戰略協作 歷史經驗表明,中俄和則兩利、鬥則兩敗。目前,中俄戰略處境相似,同處歐亞大陸,同為新興大國、計劃經濟轉向市場經濟的轉軌國家、非西方大國、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戰略理念相同,在“尊重世界文明多樣性”、建立平等尊重、合作共贏的新型國家關系,完善全球治理體系以及打擊“三股勢力”、解決熱點問題等方面有著相同或相似的主張;戰略優勢互補,兩國戰略重心分別位於亞洲和歐洲,便於形成跨歐亞大陸戰略協作,雙方在經濟和安全方面各有側重,能夠形成互補關系,經濟互補性亦非常明顯;戰略協作機制完善,已建立保障兩國關系長期穩定、持續發展的各種協調機制。 無論國際風雲如何變化,中俄關系將始終順利發展。就在俄羅斯與西方因為烏克蘭問題而劍拔弩張之時,中國與俄羅斯簽署了《關於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系新階段的聯合聲明》,並大力開展對俄經貿合作,使普京對加強中俄關系寄予厚望,不斷出臺推動中俄戰略協作的重大舉措,包括對華出口蘇—35戰機和S400防空系統等先進武器,為中資進入俄油氣等資源領域打開大門,與中國簽署《關於絲綢之路經濟帶與歐亞經濟聯盟對接合作的聯合聲明》,從而表達對“一帶一路”國際倡議的支持。俄政府不斷加強對中國的正面宣傳,迅速增加了俄社會的對華好感。俄社會輿論基金會民調結果顯示,多數俄公民認為中國已經成為對俄最友好的國家。 普京將繼續加強中俄戰略協作:首先,共同致力於推動世界多極化和國際關系民主化,更好地發揮聯合國的作用,完善國際安全治理體系。其次,構建歐亞大陸新秩序,加強與中國在上海合作組織、絲綢之路經濟帶與歐亞經濟聯盟對接合作框架下的戰略協作,推動“大歐亞夥伴關系”和歐亞經濟一體化,打擊“三股勢力”,完善地區安全治理體系,在阿富汗、朝核等問題上深化合作。最後,在能源、金融、軍工、高科技、資訊、基礎設施等影響地區乃至世界經濟格局的關鍵經濟領域加強戰略合作。 在未來總統任期中,普京將面臨經濟增長乏力、西方制裁等考驗,但也擁有油氣價格回升、本國經濟結構改善、政局穩定、與亞洲國家合作不斷深化等有利條件。正所謂“上帝在為妳關上一扇門,同時也為妳打開一扇窗”。普京作為執政經驗豐富的政治家和戰略家,將引領俄羅斯巨輪朝著既定方向開啟新航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