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一帶一路”國家影片海報及劇照 從2015年甄選十幾部影片,設立“絲綢之路”影展單元,到2018年有49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1369部影片報名參賽參展——短短三年時間,上海國際電影節不斷深化與發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電影文化交流,搭建起各國電影文化與電影產業深度交流的開放式合作平臺。今年,主辦方已選出了154部“一帶一路”影片,列入各展映單元,讓影迷有機會把更多國家的風土人情盡收眼中,可以感受到全世界範圍電影文化的多元、精彩和豐富。 過去三年 | 一直在努力 為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上海國際電影節於2015年設立了“絲綢之路”影展單元。2016年,上海國際電影節把“一帶一路”設置為常設單元,並且與愛沙尼亞塔林黑夜電影節、埃及開羅國際電影節、格魯吉亞國家電影中心達成四方合作協議;2017年,上海國際電影節的“一帶一路”系列活動邀請了來自匈牙利、希臘、菲律賓、立陶宛、印度等13個國家的電影節和電影機構代表,共同簽訂“一帶一路”電影文化合作備忘錄,推進各國之間電影文化的傳播和交流。 過去三年,上海國際電影節敞開懷抱,以開放的姿態和飽滿的熱情,歡迎越來越多國家的電影人及機構加入到“一帶一路”電影文化交流合作陣營中來,並不斷提升“一帶一路”活動的品質,一年躍升一個大台階。 過去一年 | 切實“走出去” 更可喜的是,從去年到今年的上海國際電影節舉辦之間,“一帶一路”海外巡展也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上海國際影視節中心主任傅文霞告訴記者,去年7月,上海國際電影節推薦的華語新片《石頭》,在匈牙利米什科爾茨國際電影節向當地觀眾開映。作為米什科爾茨電影節“聚焦上影節”單元的主要內容,這也是備忘錄簽署後的首次文化合作行動。去年11月,上影節相關負責人前往希臘參加塞薩洛尼基國際電影節開幕式、國際電影節市場及華語電影展映等活動,並與塞薩洛尼基國際電影節主席洽談“一帶一路”的未來合作。今年4月,上海國際電影節與印度孟買電影節在孟買舉行簽約儀式,雙方確定了開展九項新合作的內容,以電影為媒介,互相學習,互相理解,促進兩國的文化傳播與交流。同樣在4月,“2018中國電影周”在匈牙利的米什科爾茨順利舉辦,展映了來自中國的《霸王別姬》《追凶者也》《葉問3》《鮫珠傳》等四部優秀作品。這是中匈兩國電影文化交流上的又一重要活動,也是上海藝術電影聯盟2018年海外影展的第一站,該市副市長傑諾思·基斯先生在電影周開幕儀式的致辭中說:“上海國際電影節正在把中國文化、中國電影一步步帶到歐洲。” 再度升級 | 新設電影周 走過這一年,作為2018年上海國際電影電視節組委會執行副秘書長,傅文霞自信滿滿地介紹說,今年上海國際電影節將全新設立“一帶一路”電影周板塊,“在6月16日的本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首日,近30個國家的電影節代表將彙聚一堂,共同宣佈成立‘一帶一路’電影節聯盟,並發表聯盟宣言。”此外,“一帶一路”電影周將以邀請“一個國家、一位電影人、一家電影公司、一部電影、一家媒體”為框架,舉辦“一帶一路”電影展映、電影市場“一帶一路”主題館及推介活動、“一帶一路”圓桌論壇,以及在浦東迪士尼大劇場舉辦的“一帶一路”電影之夜等活動。 相比去年,上影節又進一步擴大了參與國家的範圍,吸引到更多電影人、電影文化工作者相聚一堂;更值得一提的是,今年要求每個聯盟國家推薦一部影片參加“一帶一路”電影展映,於是從希臘詭異浪潮新作《憐憫》,到剛剛獲得戛納評審團獎的《迦百農》;從愛沙尼亞跨越三個時代的女性史詩,到印度打嗝症女老師追逐夢想之路;從1777年的維也納貴族之家,到立陶宛的鄉下養豬場;從清冷的都柏林郊區,到夜幕下鬼魅的馬尼拉……“一帶一路”電影周展映片單把來自亞洲、歐洲、非洲共25個國家近一年來的優秀影片送到上海,帶領中國觀眾深入瞭解各個國家的曆史文化背景,真正用電影連結世界。 |
上影節“一帶一路”電影周帶你領略風土人情
責任編輯:
旅遊文化
- 朱剑明